政府信息公開邁入2.0時代
【發(fā)布時間:2014年01月23日】
【來源: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字號:【大】 【中】 【小】
 

    2013年,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施行的第五個年頭。新一屆政府高度重視信息公開工作,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多次就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國務院常務會議三次討論審議政府信息公開議題,國務院辦公廳先后兩次印發(fā)文件推動此項工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在國務院的統(tǒng)一部署下,各地區(qū)、各部門信息公開步伐明顯加快。從被動回應公開申請到主動為公眾答疑解惑,從新聞發(fā)言人臺上講到把新聞發(fā)言人“請”進微信朋友圈,從只管信息上網上墻見報到讓老百姓看得到、聽得懂、信得過,政府信息公開從單向公開的“1.0版”進入了更加互動親民、更加注重實效的“2.0升級版”。

    牽住“牛鼻子”,重點公開工作列“賬單”

    新一屆政府將行政審批改革作為轉變政府職能的重中之重來抓,為順應這一新形勢、新要求,2013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當前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安排》,列出了信息公開工作9個重點領域,行政審批信息公開位列首位。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中央編辦分三批提出了取消和下放221項審批事項的建議,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后,以國務院文件的形式向社會公布,做到通過一批公布一批。

    作為對公眾教育公平呼聲的回應,以教育為重點的公共企事業(yè)單位信息公開也首次被列入9個重點領域“賬單”之中。此外,財政預算決算、“三公”經費、保障性住房、食品藥品安全、環(huán)境保護等關乎老百姓切身利益、公眾關注度高的信息公開領域,繼續(xù)作為2013年的重點工作。

    之所以將這些領域作為信息公開的重點,就是要讓各地區(qū)、各部門切實牽住群眾需要、群眾關心、群眾期待這個“牛鼻子”,以公開透明的政府信息,真正實現(xiàn)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

    針對去年以來全國多地遭遇霧霾天氣,環(huán)境保護部在繼續(xù)做好74個城市實時發(fā)布二氧化硫、細顆粒物(PM2.5)等6項污染物監(jiān)測數(shù)據的基礎上,再增加116個城市;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2013年8月6日在官網上公布了國內128家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yè)的名單及相關信息,及時回應“新西蘭恒天然乳清蛋白粉污染事件”后公眾對嬰幼兒乳粉安全的關切……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表示,國務院部署的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對于每個重點領域都明確了具體責任部門,有的還列出了“路線圖”“時間表”,充分體現(xiàn)了新一屆政府大力推進政府信息公開的信心、決心和勇氣。

    借力新媒體,信息公開“接地氣”“聚人氣”

    2013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將建設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提高信息公開實效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意見提出,要進一步加強新聞發(fā)言人制度建設,充分發(fā)揮政府網站在信息公開中的平臺作用,著力建設基于新媒體的政務信息發(fā)布和與公眾互動交流新渠道。意見尤其強調,要加強輿情收集、研判和回應,建立專家解讀機制,實現(xiàn)“信息發(fā)布、解讀、回應”三聯(lián)動,主動回應社會關切。

    人們發(fā)現(xiàn),一些部委2013年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新聞發(fā)言人臺上唱“獨角戲”念新聞通稿的場景不再有了。在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12月的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國家衛(wèi)計委新聞發(fā)言人姚宏文對于媒體提出的社會撫養(yǎng)費支出、H7N9禽流感等問題,接招不回避,互動頻繁,有效回應了社會關切。

    憑借信息傳播的快捷性、精準性、互動性和覆蓋廣泛,政務微博微信成為各部門和地方政府信息發(fā)布、溝通民意的重要手段。

    2013年10月11日,中國政府網同時開通了微博微信,實時報道了總理出訪、會見外賓、國內考察等重要政務活動,及時發(fā)布國務院重要會議、重大決策部署等權威信息,3個多月的時間,中國政府網微博微信關注粉絲已超過1000萬,外界普遍評價,這一平臺拉近了老百姓和中南海的距離。2013年由此也成為國內政務微博微信“井噴式”發(fā)展的一年。截至2013年年底,僅新浪認證的政務微博總數(shù)超過10萬個,較2012年同期增加4萬余個。

    充分利用新媒體打造更“接地氣”的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打造更人性化的政府形象,已經成為各級政府的普遍共識。

    主動“曬”、交實底,倒逼作風職能雙轉變

    在新一屆政府的大力推進下,各級政府部門信息公開的意識進一步增強,公開的主動性明顯提升,與公眾的互動和溝通進一步強化,有力帶動了政府部門作風和職能的轉變。

    2013年,90多個中央部門在公布本部門預算的同時,公布了本部門的“三公”經費。讓公眾眼前一亮的是,此次中央部門“三公”經費公布不再“猶抱琵琶半遮面”,對因公出國(境)團組數(shù)及人數(shù)、公車購置數(shù)和保有量、公務接待有關情況及增減變化原因,公開時都予以細化,真正做到了向老百姓“交實底”。

    這種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政府部門的“一把手”感受最為深刻?!耙郧罢勑畔⒐_,心里確實有壓力,甚至是恐慌,怕影響穩(wěn)定,怕負面影響?!苯魇∧喜羞M賢縣縣長鐘益民說,“但真正公開了以后,倒逼我們去規(guī)范和完善權力的行使?!?/P>

    在北京西城政府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網上,西城區(qū)區(qū)長19項職權亮亮堂堂地“曬”到了首頁。西城區(qū)區(qū)長王少峰說,“其實區(qū)長的職權并不神秘,公開后更加便于老百姓對我的工作的理解和監(jiān)督,這是好事?!?/P>

    在旁觀者眼里,這種轉變意義非同尋常。2013年一年,馬懷德和他帶領的課題組一道對全國53個城市政府信息公開情況做了實地調研。馬懷德說,他明顯感受到,各級政府部門尤其是領導干部更加重視信息公開,將這項工作提升到打造透明政府、回應政府和公信政府的高度,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龔 信)

【關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