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近年來,“互聯網+”為許多行業(yè)與領域開辟了嶄新的發(fā)展模式。當零售業(yè)遇上“互聯網+”,電子商務浪潮席卷全球;當金融遇上“互聯網+”,網上支付、手機銀行應運而生;當教育遇上“互聯網+”,在線課堂讓無數人實現了自主學習……審計署上海特派辦每年的審計項目分散于全國各地,審計人員常年在外出差,難以組織審計干部尤其是青年審計干部集中開展業(yè)務培訓。因此,該辦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采用網上答題及跟蹤點評的方式,對全辦青年審計干部和兼職質量監(jiān)督員進行審計質量培訓,自2014年至今已堅持三年多,共開展網上答題培訓十多次,取得明顯成效。
領導重視,統籌安排。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2014年伊始,上海辦即開始謀劃通過審計專網網絡平臺針對青年干部開展審計質量網上答題培訓,在辦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相關處室的共同努力下,至今年9月,共開展網上答題培訓11次,參加培訓人員涵蓋全部9個業(yè)務處和4個綜合處室。每次答題結束后,回收的答卷由該辦法規(guī)處具有多年審理工作經驗的同志認真審閱并給予點評;隨后,出題人在專網上公布參考答案供參加答題的同志對照學習。
形式豐富,覆蓋面廣。為充分調動青年審計干部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該辦法規(guī)處在出題內容和質量上動足了腦筋,豐富的出題形式、360度無死角的覆蓋范圍給參加答題的同志留下了深刻印象。判斷題、選擇題、簡答題、論述題、綜合思考題、案例分析題輪番上場,激發(fā)了大家查閱法規(guī)制度、回顧審計流程以及仔細探究思考的熱情。題目內容覆蓋面也相當廣泛,除了《審計法實施條例》《國家審計準則》《審計署制度》等規(guī)定外,還涵蓋了與審計實踐高度契合的審計取證、審計現場管理、審計復核等實務內容,兼具規(guī)范性和開放性,切實幫助大家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提高質量控制意識和能力。
操作靈活,學習高效。面對審計人員“不是在審計現場,就是在去往審計現場的路上”這一工作常態(tài),精彩的專題講座、激烈的集體討論似乎總是與他們無緣。然而,審計這門學科永遠跟隨時代的腳步不斷更新發(fā)展,審計人員終身都需要接受職業(yè)培訓,時時秣馬厲兵、處處潛心鉆研,才能隨時打贏一場場審計攻堅戰(zhàn)。解決這一工學矛盾的利器就是網絡科技,讓審計人員充分利用出差路上、工作間隙等碎片化的時間,分散、靈活、自主地學習提高,并且通過專網騰訊通群、微信群等方式相互交流學習體會,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發(fā),及時轉化為規(guī)范現場審計實踐的措施。從三年多網上答題培訓實踐和反饋情況來看,上海辦青年審計干部通過這種學習形式獲得了高效的學習成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
網絡科技已經滲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價值。當審計質量培訓遇上“互聯網+”又會產生怎樣的效應?緊追時代步伐的上海辦正在用不懈的努力詮釋著這個課題,為審計一線工作保駕護航。(鐘智輝 楊建榮)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