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儲藏間有一只古舊的樟木箱子,里面放著一個賬本。它的紙張已泛黃,脆薄得仿佛輕輕一碰就會破碎,上面的字跡也已模糊不清,像是被歲月蒙上了一層薄紗。然而,它于我而言卻是極為珍貴的傳家寶,承載著幾代人的情感。
過日子不能稀里糊涂
賬本來自我的爺爺。爺爺那時是隊上的出納會計,一生都在與數(shù)字為伴。在那個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他靠著一支筆、一個賬本,精打細(xì)算地操持著整個家庭的生計。翻開賬本,每一筆收支都記錄得十分詳盡:買幾袋鹽的幾毛錢,孩子上學(xué)所需的書本費,逢年過節(jié)為家人添置新衣的花費……無一遺漏,且每一筆都寫得工工整整,條理清晰得如同房前規(guī)整的田壟。
小時候,每逢夜幕降臨,昏黃的燈光搖曳,爺爺就會坐在桌子前,戴上老花鏡,專注地在賬本上記錄著。我滿心好奇,一次忍不住湊近問:“爺爺,這么少的錢,也值得記呀?”爺爺緩緩放下手中的筆,神情認(rèn)真而凝重地說:“孩子,過日子可不能稀里糊涂。每一分錢都飽含著汗水和艱辛,來之不易,咱們可不能大手大腳啊?!睆哪菚r起,勤儉節(jié)約的種子便在我幼小的心間悄然種下。
時光流轉(zhuǎn),爺爺在生命的最后時光顫抖著雙手,將那個承載著歲月痕跡的賬本鄭重交到父親手上。那一刻,父親深知接過的不僅僅是賬本,更是爺爺飽含深情的殷殷囑托,是一份對家庭沉甸甸的責(zé)任。
記錄一家人實實在在的日子
父親那時在一個小工廠里上班,每日起早貪黑辛勤工作。他繼承了爺爺?shù)墓?jié)儉作風(fēng),家中的物件總是修了又修,舍不得為自己買一件新衣服。父親雖節(jié)儉,卻有著一顆熱忱的心。
鄰居張大爺家孩子生病,急需用錢,父親得知后沒有絲毫猶豫,翻出自己好不容易攢下的一筆錢,送了過去,還寬慰張大爺安心給孩子治病,不用著急還。村里李奶奶獨自生活,行動不便,父親總會在閑暇時幫她挑水、劈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父親就是這樣,用自己的善良和熱心溫暖著身邊每一個人。除了記錄日常開銷,他還在賬本上記錄下我們家發(fā)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當(dāng)時的所思所想。我每一次在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他都會認(rèn)真地記在賬本里,還記錄下當(dāng)時喜悅的心情。
父親曾對我說:“孩子,這本子可不單單是用來記賬的,它記錄的是咱一家人實實在在的日子。遇上好事,別沾沾自喜;碰到難事,也別灰心喪氣?!痹诟赣H的言傳身教下,我漸漸學(xué)會了如何面對生活的起起落落,懂得要時刻保持樂觀、堅韌的心境。
如今,這個承載著歲月痕跡的賬本傳到了我手中。看著那密密麻麻的字跡,爺爺與父親忙碌的身影如電影般在我眼前一一浮現(xiàn)。我也在這個賬本上細(xì)細(xì)記錄著生活點滴:為孩子購買第一本圖書時的歡喜,工作取得進步時的那份自豪……我渴望將這份對生活的熱愛、對家庭的責(zé)任,以及節(jié)儉、樂觀、堅韌的家風(fēng),如同傳遞火炬一般傳遞給下一代。
一個賬本,歷經(jīng)三代人的傳承。它默默見證著家庭的變遷,宛如一位無聲的長者,靜靜訴說著歲月的故事,讓人感動;它又似一座高高聳立的燈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讓我堅守本心,找準(zhǔn)生活的方向。(何小潔 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qū)審計局)
責(zé)任編輯:張弛 |
【關(guān)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