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香粽(短文)
劉軍勝(湖北省石首市審計局)
【發(fā)布時間:2014年05月30日】
字號:【大】 【中】 【小】
    
    自從離開家鄉(xiāng),每到端午節(jié)前后,我就會想起家鄉(xiāng)的香粽,就會親切地憶起孩提時代的往事。
    
    說到粽子,結(jié)伴去摘粽葉的情景就在腦海中顯露出來。記得小時候跟母親一起到湖邊摘粽葉,粽葉巴掌大小,有的更大,旁邊有一些刺須,不小心手掌還會被劃破,采摘的時候就要小心冀冀了。母親不讓我摘,因?yàn)檎杖~也很講究,要看顏色,還有大小,我試著摘過幾張,可惜都被我扯壞了。我家的粽葉都是母親采摘的,母親將粽葉捆好放到太陽底下曬,等要用粽葉時,再放在水里泡一夜,這樣包出來的粽子總有陣陣綠葉的清香。
    
    端午前幾天,是大人小孩子最繁忙、最開心的時候。包粽子,米要用長粒的糯米,因?yàn)殚L粒的糯米黏度好于圓粒糯米。當(dāng)然還少不了曬好了的粽葉。前一天用水浸泡了,仔仔細(xì)細(xì)地把粽葉搓洗干凈,然后開始包制。母親是主力,她總會先掬兩三片粽葉打成圓錐形的底兒,然后把米放進(jìn)去,盡量壓實(shí)些,以防走形,米加至尖角出形后在中間包餡然后再加米,裝滿圓錐再沿著邊往上裹葉,一般要加兩三片葉,然后按緊收口,裹葉的上邊剛好是三個角,一個斜四角粽子就成形了。
    
    不過,那時候的粽子品種比較單一,也沒有現(xiàn)在如此多的花樣。那個年代,由于家里窮,包的粽子大多是純糯米,不加餡的。咬一口,里面總是白白的。我有時候問母親,為什么人家的粽子咬一口里面就有東西,比如紅棗、蜜棗、咸肉,或者是紅豆。母親總會微笑著撫著我的頭說,糯米本來就甜的,不信你咬一口慢慢嚼試試看,果真,糯米是甜的。但吃多了,后來感覺沒味道,就是蘸白糖或者是紅塘吃。懂事以后,我就不再問母親這樣的問題了,也不去想別人家的粽子里會有什么餡了。
    
    后來,家庭條件越來越好,粽子里也放餡了。餡也不外乎那幾種,母親喜歡吃蜜棗,每個粽子里都放一顆大大的蜜棗。粽子煮透后,蜜棗也幾近爛熟,流出的汁全滲在粽肉里,紅紅的,比糖水還甜。但我不怎么喜歡吃棗,好幾次我都要求母親包紅豆餡的,她總不厭其煩的另外給我包幾只紅豆餡的,并紅繩扎住作記號,免得煮的時候混起來。
    
    每年過端午節(jié),依照傳統(tǒng)習(xí)俗,家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以紀(jì)念愛國詩人屈原,這是文縐縐的書面上的說法。那時在農(nóng)村里,沒有多少人知道誰是屈原,但是,這似乎并不重要,也絲毫不會影響吃粽子的心情。就像我母親,大字不識幾個,更別說知道紀(jì)念什么詩人了,但母親每年都要包粽子,而且要包很多。有時候都吃不完,剩下的就浸在大砂缽里,因?yàn)檫@樣不容易壞掉。我家有一口大砂缽,是專門用來浸東西的,端午節(jié)這個時候,總有滿滿的一缽粽子。我放學(xué)回來,不到吃晚飯時間,就順手撈起一只先墊墊肚子。因?yàn)槟且欢螘r間天天都吃,到最后我就有些厭煩,放久了的粽子失去了原來甜香的味道,變得酸酸的,我索性不再吃。但母親不舍得仍掉,她說浪費(fèi)糧食是作孽,于是父母打掃“最后的戰(zhàn)場”。
    
    屈指算來,我離開家鄉(xiāng)到外地生活三十四年了,其中品嘗過各種各樣的異地粽子,可總覺得家鄉(xiāng)的粽子香甜,母親包的粽子好吃。(劉軍勝)
【關(guān)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