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暖秋(短文)
王倩(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qū)審計局)
8月7日立秋,這原本應是一場收獲的開始。卻有人在遠方,無助地透過電視機遙看著親人的離世;有人在咫尺,觸摸到的也只能是家人冰冷的身體。8月3日16時30分上演的那場災難,讓這小鎮(zhèn)滿目瘡痍。每天,陽光都是迎著觸目驚心的嘶吼與呆滯緩緩升起。
那里有這樣一幅幅畫面。母親佝僂著身軀護住孕育著的寶寶,給了地震寶寶的一個堅強的生命。八歲的姐姐為護住弟弟,被震斷的殘垣砸斷了腳,留給了弟弟一輩子守護的承諾。三兄弟在地震的瞬間舍身護住了奶奶,含淚笑說著這是本能的反應。七旬的老夫婦顫抖著雙手,不顧鮮血直流生生挖出四位被埋葬的家人。七旬老人堅決拒絕被救治,蒼老的嗓音一直在說,要把生的機會留給年輕人。
那里有這樣一幅幅畫面。兩個瘦弱的男孩在正午烈日下擺起茶攤,向路過的救災人員說聲,叔叔請喝水。一個男孩的爸爸雖在震中被救出,卻仍舊沒有逃脫死亡的命運,他紅著眼眶提著紅薯,說要送給曾救爸爸的人。一位老人布滿皺紋的手心里,小心翼翼地攥著家里僅有的一個雞蛋,說要送給仍在廢墟的消防員。太多人在堆積起的簡陋墳頭前,泣不成聲,卻還在說著,先送走親人,再好好過下去。
那里有這樣一幅幅畫面。時值烏蒙之地蒙蒙雨季,一個個白衣天使全負荷奮戰(zhàn)在安置區(qū),全力為生命護航。廢墟上的救援官兵,救災不分晝夜,直到累到休克,亦或是中暑暈倒。遠處的崎嶇山路,四十五名戰(zhàn)士負重近五小時急行,疲憊至極時,就搭起簡易帳篷在起伏不平的山路稍做休息,只為趕在救援黃金期挽救更多生命。
那里,有這樣一幅畫面。救援戰(zhàn)士謝樵,為了尋找失蹤的救災群眾,在泅渡堰塞湖時被石頭擊中卷進漩渦,終離我們遠去。
那里,有這樣一幅畫面。龍泉書記唐正云失去了八個親人,卻堅持抗震救災,安撫百姓,他倔強地說著沒空參加家人的葬禮。
那里,有這樣一幅畫面。李克強總理緊緊握著傷者的手,說出一句“治療費政府全擔”,讓這場災難霎時增添了太多的暖色。
患難見真情。如果說那抱著玩具對鏡頭靦腆的男孩,那給女兒編著辮子透著滿足的父親,那看似無事悠閑吃著葡萄的老人,是這場災難過后人們努力忘卻疼痛重新開始的新生活。那么總理的一句話,無疑是整個國家和政府對災區(qū)人民最好的救助與安慰。我們仍記得地震發(fā)生后的第一時刻,政府便實施了窮盡一切的努力救援,國家理所當然地擔當起大家長的責任,小心地呵護著這方土地。一幕幕“中國夢”的實現(xiàn)盡顯眸底,這種讓人敬畏的精神力量無限擴大,蔓延,帶著香氣越發(fā)遠播。就像我們抬頭仰望天空,總會在某時某刻看到燦爛的陽光,災區(qū)的人們仍舊在學著靜默,學著品讀災難帶給他們的苦難與痛苦,學著有期待。
大雨洗刷塵埃過后,這片多災的土地,不知不覺昂起了不屈的頭顱。(王倩)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