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初,我隨父母響應(yīng)毛主席“走五七道路”的號召,從北京遷往山西定襄一個小縣城的鄉(xiāng)村,寄居在老鄉(xiāng)家。在那個物質(zhì)極為短缺的年代,處在鄉(xiāng)村的人們,家里沒有電視,學(xué)校沒有圖書也難找到小人兒書,可供孩兒們玩耍的都是各顯神通自行設(shè)計制作的簡單而原始的物件兒。
男孩子喜歡的是彈玻璃球、煽元寶、滾鐵環(huán)和自制的小木叉彈弓,而女孩子則可玩的東西就多一些,踢毽子、跳跳繩、跳房子、蹦皮筋、抓羊拐、抓杏核、打沙包等。每到課間休息的時候,同學(xué)們就會三個一群五個一伙搭幫結(jié)隊的玩耍起來。我們的毽子是自己做的,毽子上的雞毛是滿世界追上瘋跑亂飛的漂亮公雞,死死抱住它,精心挑選拔下來的;我們的沙包是自己學(xué)著用三塊或六塊碎布頭縫制而成,有的裝進沙子,有的裝進綠豆,還有的裝進玉米渣;我們抓的杏核、桃核則是用蠟筆在它的兩面涂上不同顏色,以一個小沙包向上拋起時拾起相同顏色的果核且同時接到小沙包者為贏;抓豬拐是在抓杏核的基礎(chǔ)上的創(chuàng)新,因為它有4個面,以玩抓杏核的方法用手夾著或是推著進行四面翻滾,直到將所有的拐反到同一個面上,全部抓起而小沙包不落地者為贏。在那個年代,家里能經(jīng)常吃上豬肉的很少,能夠吃上豬蹄找到豬拐就更不易,往往是大家你一個我一只湊齊4個為一副。由于豬拐比較粗大,不好看,如果誰能有一副小巧好看的羊拐,大家都很羨慕,但羊拐更難找,一副羊拐有時要攢上大半年。我們跳的皮筋也是各有不同,有的是用破舊的松緊帶連接起來,有的是自行車內(nèi)胎剪成條再接起來,還有的是舊電線撥去外皮抽出銅線連接而成。無論是哪種皮筋,都會纏成大大的一團。每當下課我們就會拿著疙疙瘩瘩的一大球沖出教室,在空地上快樂地蹦跶起來,皮筋伴著我們歡快的歌謠和靈活的腿腳伸展,逐步由腳跟、腳脖、小腿、大腿、中腰、上肩、上脖、耳朵,一直升到頭頂。在我的記憶中,這些物件我樣樣都玩得好,同學(xué)們都愿意跟我一伙。
時過境遷,這些已然成為過去,但回憶起來仍歷歷在目。兒時雖然物質(zhì)匱乏、文化落后,但卻純粹、樸實,她讓我學(xué)會了在困難中磨煉意志,在艱苦中涵養(yǎng)堅強,在逆境中尋找快樂。
而今,作為一名審計人,我即將步入花甲之年,回首過往,與審計檔案相伴的歲月,讓我視若珍寶,甘之如飴。曾經(jīng)有人不止一次的問我,“三十多年了,天天跟檔案打交道你就不覺得煩悶無聊?”,我總是微微一笑,“個中趣味旁人怎能知曉?”。別人眼中平淡無奇的“故紙堆”,于我則是資源豐富的“聚寶盆”,別人口中枯燥乏味的檔案工作,在我看來則充滿機遇和挑戰(zhàn)。感謝少年時代那段特殊的時光,賦予我不慕虛華、堅忍豁達的性格,教會我勇于奮斗、苦中求樂的本領(lǐng),讓我受用一生。(馬榮春)
【關(guān)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