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頻道  >  審計要聞 > 正文
 
天津市政府召開會議對進一步深化聯網實時審計工作進行部署
 
【時間:2014年11月21日】 【來源:天津市審計局】字號: 【大】 【中】 【小】
    
    11月4日下午,天津市政府召開聯網實時審計工作會議,對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健全審計監(jiān)督“一張網”、進一步深化聯網實時審計工作進行部署。17個市級政府部門、27家市屬國有企業(yè)、重點建設項目單位和地方金融機構、16個區(qū)縣政府的主管負責同志、市區(qū)縣兩級審計機關相關人員共90人參加了會議。會上,市審計局演示匯報了聯網實時審計工作開展情況,市財政局、市國土房管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軌道交通集團、和平區(qū)政府和河西區(qū)政府作了發(fā)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崔津渡出席會議并講話。

    崔津渡充分肯定了一年來全市在構建審計監(jiān)督“一張網”和實施聯網實時審計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他指出,聯網實時審計網絡集中了全市財政、民政、社保、工商、國土房管、殘聯、衛(wèi)生、公安、審批辦、產權交易等部門的大量數據,為實現審計全覆蓋提供了解決方案,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審計智能化。

    崔津渡對全面推進聯網實時審計工作提出了六點要求:一是提高思想認識,全面加強審計監(jiān)督工作。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大、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完善審計制度、加強審計監(jiān)督提出的明確要求,進一步深化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依法履行審計職責。二是加強組織領導,全面開展聯網實時審計。各部門、各區(qū)縣要創(chuàng)造條件加強信息化建設,形成強大合力;審計部門要注重加強制度建設、積極探索聯網實時審計新模式,通過前移審計關口、在線分析和過程監(jiān)督,跨部門比對和資源共享,與管理部門建立核查機制,及時發(fā)現問題隱患和管理漏洞,及時向管理部門和聯網單位揭示風險。三是突出工作重點,提升聯網實時審計效能。實現審計工作在線指揮調度,實現有關數據的自動比對,突破審計以事后審計為主的現狀,推動審計實現有深度、有重點、有步驟、有成效的全覆蓋。四是突破工作難點,實現年底前全部聯網。要加快聯網步伐,各區(qū)縣要明確時間節(jié)點和工作要求,確保年底前實現審計部門與財政部門、預算單位之間的網絡連接和數據傳輸;國有企業(yè)要在年底前實現聯網,數據采集和傳送由財務數據拓展到重要的業(yè)務數據;部分未聯網的單位,要主動協(xié)調相關部門加快進度,在年底前實現聯網。已經聯網的部門和單位要確保傳輸數據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及時性,配合審計部門核查審計疑點,及時整改落實。五是創(chuàng)新審計方式。按照聯網實時審計全市一盤棋的思路,通過立項審計、無項目審計和實時監(jiān)控三種方式,在審計中都要抓末梢、抓利益輸送,利用聯網數據對審計意見落實予以追蹤驗證,監(jiān)督整改到位。加強對區(qū)縣的業(yè)務指導,特別是在聯網數據管理使用上,科學劃分權限,最大限度地提供查詢服務。要牢固樹立安全和風險意識,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和崗位責任制,確保聯網數據安全運行。六是健全管理體制,發(fā)揮審計監(jiān)督職能作用。各級領導干部要自覺接受審計監(jiān)督,支持審計部門依法開展工作。審計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責任意識、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抓早抓小抓苗頭,及時發(fā)現共性、傾向性問題,建立審計整改“回頭看”長效機制,建立信息溝通、案件線索移送、協(xié)同調查辦案、督促整改等工作機制,形成合力。加強審計全過程質量管理和風險控制,著力解決重大案件線索難以發(fā)現等突出問題,通過完善業(yè)績考核評價機制,實行審計執(zhí)法責任追究制度,激勵審計人員敢于較真碰硬,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水平。(王玉生)
【關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