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我滿懷熱忱邁入審計署蘭州特派辦的大門,開啟了全新的審計職業(yè)生涯。在組織的關心培養(yǎng)和領導同事的悉心指導下,我通過初任培訓夯實根基,在審計實踐中錘煉本領,于集中整訓中提升素養(yǎng),逐步完成了從選調生到國家審計人員的角色轉變。我深深體會到審計工作的專業(yè)性與嚴謹性,也清楚意識到自身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我堅信只要步履不停,終會邁向審計事業(yè)更加廣闊的遠方。
主動求索,走好審計學習之路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初入蘭州特派辦,作為一名審計新兵,我深知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從頭學起。通過系統(tǒng)深入的初任培訓,我對全辦的機構職能、基本制度、審計業(yè)務流程及審計文書撰寫等內容有了清晰的認識,逐步從思想認識、價值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上融入了這支經濟監(jiān)督的“特種部隊”。
我深刻體會到審計在促進經濟健康發(fā)展、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揭示風險隱患、推動反腐治亂等方面發(fā)揮的重要作用,深感國家審計覆蓋面廣、綜合性強,對審計人員的專業(yè)能力提出極高的要求。特別是辦領導“以專業(yè)贏得尊重”的諄諄教誨,讓我進一步認識到“審計學習永遠在路上”。審計人的職業(yè)生涯,注定是一場與知識折舊率賽跑的馬拉松。唯有始終保持“知識恐慌”的清醒和“本領危機”的自覺,不斷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提升工作的專業(yè)性,才能以精湛的業(yè)務水準贏得尊重,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審計人。
常思常省,走好審計實踐之路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審計本領的提升,離不開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進入審計隊伍后,我參與了稅收審計項目,從初入審計組的無所適從,到學習法律法規(guī)、熟悉工作程序、嘗試與被審計單位溝通,再到外出延伸、分析數據、發(fā)現疑點,最終順利完成審計取證單和審計工作底稿的撰寫,這一過程雖有曲折,卻讓我在實踐中收獲了寶貴的經驗。
在審計現場,快節(jié)奏的工作讓我深刻認識到,除了“埋頭苦干”,“抬頭看路”同樣重要。我養(yǎng)成了反思自省的習慣,充分利用工作間隙復盤歷史線索、分析當下進展、理清未來思路。遇到困難和瓶頸時,我主動向審計組領導和同事請教,及時糾偏止錯,順利抽絲剝繭、追根溯源,確保沿著正確的思路、運用正確的方法完成各項審計任務。此外,審計工作讓我意識到,順暢高效的溝通是取得審計成果的“推動劑”。通過學習與實踐,我逐漸掌握了與各方協(xié)調的技巧,有效提高了審計工作效能。
借鑒提高,走好審計創(chuàng)新之路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對于審計技巧、經驗相對欠缺的審計新兵而言,學習借鑒前輩的先進經驗尤為重要。通過參加集中整訓,仔細聆聽處長們對審計成果和案例的深入解讀,以及同事們對審計心路歷程與經驗的分享,我進一步堅定了信念,打開了視野、拓寬了思路。
這些成功經驗讓我深刻認識到,做好審計工作需要在借鑒積累中博采眾長,打磨審計之“器”,為量變到質變打好基礎;更要在發(fā)展提高中內化吸收,修煉審計之“道”,推動審計工作提質增效。
站在審計事業(yè)發(fā)展的新歷史坐標上,我們青年一代審計人既面臨著數字經濟帶來的認知革命,也肩負著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使命擔當。展望前方,我將始終堅守“為國而審,為民而計”的初心,扣好審計職業(yè)生涯的“第一??圩印?,邁好未來審計之路的“每一個步子”,以審計人的冷靜與熱忱,在這條布滿數字與責任的征途上,走出自己的鏗鏘足音。
文字:李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