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 English | 網(wǎng)站地圖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審計之窗  >  審計風(fēng)采  >  先進個人 > 正文
 
老驥再發(fā)力 扶貧顯真情
——記審計署太原特派辦干部李建民扶貧下鄉(xiāng)二、三事
 
【時間:2017年05月15日】 字號: 【大】 【中】 【小】

婁煩縣是太原市唯一的國家級貧困縣,該縣的向陽村是我辦固定的幫扶對象。該村有貧困戶50戶,貧困人口136人,均占到全村戶數(shù)和人數(shù)的40%左右,分散居住在三個不同的片區(qū)。從2014年開始我辦已對口幫扶近三年。

進入201612月份以來,在審計任務(wù)繁重的同時抓好對口扶貧村的幫扶工作,辦領(lǐng)導(dǎo)想在現(xiàn)有3名工作隊員基礎(chǔ)上,能否再選派個別責(zé)任心強、素質(zhì)過硬、作風(fēng)扎實、善于做群眾工作的老干部去完成這項工作。人教處權(quán)衡再三,感覺李建民同志比較合適,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找到本人一談,李建民同志竟欣然接受了。說完第二天就到扶貧點了。

李建民同志在部隊擔(dān)任過團政委,轉(zhuǎn)業(yè)到特派辦又先后擔(dān)任辦公室主任、記者站站長等職務(wù),憑著他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和親民能力,一進村就與駐村第一書記、村支部書記、村委主任和扶貧工作隊的其他同志來了個“無縫對接”,關(guān)系十分融洽,工作有條不紊。在很多比較棘手的問題上,他都能提出顧全大局、切實可行、有份量、有見地的看法和意見。在近兩個月的扶貧工作中,他除了認真履行日常的本職工作外,有幾件“小事”是他自我加壓自覺完成的。

向陽村有一戶姓崔的人家,老兩口都是65歲以上的老人,是村里的低保戶。二老有個兒子叫崔建存,今年已經(jīng)44歲了,是村里的五保戶。之所以成為五保戶是因為崔建存從15歲開始就患上了強直性背柱炎。不僅喪失了勞動能力,就連料理自己的生活也得依靠年邁的父母。用他家人的話說就是看見地上有錢也撿不起來。30多年來老兩口累死累活種地、打工掙點錢都為兒子看病了,但也不見什么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反而愈來愈重。老父親1948年出生,已近70歲的人了,再也不能出去打工,更是斷了繼續(xù)治病的經(jīng)濟來源,一家人束手無策,一籌莫展。扶貧工作隊進村后,為向陽村引進了一個汾河牡丹園工程項目,工地上每天有十幾個人干活。村里見他家實在困難,就讓他老母親給這些干活的人做飯,一個月能有千把元的收入。扶貧工作隊的幾個人也在這里吃午飯(就是一碗河撈面),午飯后因為辦公室太冷就在他家的火炕上午休。崔建存病重的身體,扶貧隊員每天都看在眼里,每個人的心里都像壓了一塊石頭,非常難受。

李建民同志把這件事默默掛在心上,心想一定要為建存的病盡一點自己的愛心。強直性脊柱炎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也稱為不死的癌癥,各大醫(yī)院也沒有很好的辦法,于是建民同志就利用各種途徑,各種關(guān)系尋找民間流傳的治療辦法。最后通過他的戰(zhàn)友群找到了一個專治這種病的大夫和偏方。2017年元月11日專程把這位大夫從太原市接到婁煩縣向陽村為建存看病。情況還比較樂觀,該大夫表示,經(jīng)過幾個月的治療,病情是可以好轉(zhuǎn)甚至治愈的。為了配合脊柱炎的治療,12號上午,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呂云飛和李建民同志,分別把自己的汽車開到建存家,幾個人把他橫抬到后座位上(只能平躺不能彎腰)再拉上工作隊的其他同志和建存的老父親到了婁煩縣人民醫(yī)院,同時又聯(lián)系了縣里負責(zé)五保戶工作的同志到場,為進入正式治療做了必要的身體檢查。

向陽村離縣城只有六公里的路程,步行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的地方,由于病痛和經(jīng)濟的雙重制約,崔建存一個40多歲的年輕人竟然20多年沒有去過,讓人心酸。從縣城看病回來,建存的老父親滿含熱淚地跟我們說:“三十年不敢想的事情,今天又看到了希望。”為兒子治病的心思又活絡(luò)起來了。向陽村地勢高、氣溫低,扶貧工作隊員都是穿著羽絨衣棉皮鞋,而建存的老母親卻穿著夏秋季的單鞋為工地上的人和扶貧隊員做飯,為此李建民同志特意托人從遠在太原的省軍區(qū)軍用被裝商店自掏腰包花了260元買了一雙皮棉鞋送給老人。第二天中午工作隊的同志去吃飯,見她還是穿著原來的鞋,問她給你買的鞋為什么不穿?她說那么好的鞋,現(xiàn)在還舍不得穿。

李建民同志曾多年兼任審計報社記者站的站長,有著很好的拍攝、采訪、報道的功底。在扶貧下鄉(xiāng)入戶調(diào)查中,除了拍攝一些工作照以外,見到貧困戶家中掛的相框內(nèi)大多是一些二、三十年以前的老照片、小照片,很少有現(xiàn)在的彩色大照片。于是他就熱情地為這些老人在自家的火炕上、院子里拍照。入戶調(diào)查沒有覆蓋到的人家,他就到人員相對集中的村棋牌活動室為他們照相。之后分期分批抽空到縣城或太原市照相館放大、加印,然后逐一發(fā)給各位村民。有特寫大頭照、有全身、半身照、夫妻合影照、全家福照等等。幾十年沒有照過相的老人,拿到光鮮漂亮的彩色大照片,笑得連嘴都合不上了。

有一戶人家起初是老太太在棋牌室拍了一張,一看拍得挺好,就讓去她家給兒子、孫子、曾孫子拍幾張。多年癱瘓在床的老伴也忍不住了,說能不能再讓人家給咱們拍一張全家福。建民同志欣然再次登門,幫著老太太一起把老伴扶坐起來,洗刷、穿帶打扮好,再把兒子從工地上叫回來,四代同堂圍坐在自家的火炕上拍了一張大大的全家福。走在向陽村的街道上,幾乎沒有人不認識李建民,也幾乎沒有不打招呼的人,老李長、老李短問個不停。只要有人說老李給我也拍一張吧,建民同志有求必應(yīng),隨手就來,絕無二話。多次出入照相館洗選放大,究竟花了他多少錢,他自己不說,大家也不知道。

入戶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各有不同,貧困戶的年齡也相差懸殊。病殘老弱可以理解,年輕的貧困戶就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有的貧困戶夫妻只有50多歲或40多歲,甚至有的才30多歲,而且身體也很健康,也有文化,可就常年“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地安于現(xiàn)狀,得過且過。一年當(dāng)中有多半年是無所事事,沒有任何走出去改變生活狀態(tài)的意識。逐漸孩子大了上學(xué)要用錢,而貧瘠的土地只能維持不至于餓肚子,所以就成了年輕的貧困戶。這樣的貧困戶怎樣脫貧?建民同志從他一加入到扶貧工作隊就開始思索并著手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首先他一而再、再而三不厭其煩地去這些家庭中做啟發(fā)動員工作,勸導(dǎo)他們解除畏難情緒,樹立走出去的想法。其次根據(jù)這些人每個人的特點,在太原市或者其他地方尋找用人單位和工作崗位。比如物業(yè)、保安、家政服務(wù)、月嫂、護工等。用他自己豐富的人脈資源,甚至動員自己的家人為年輕人脫貧尋找出路,讓他們逐步致富。突然離開生活了三、四十年的故土,背井離鄉(xiāng)外出尋找生計,畢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一系列的后續(xù)工作建民同志已謀劃很久、成竹在胸。目前有幾個年輕的貧困戶已經(jīng)有了出去掙錢的打算,但很多具體事宜還得由建民同志一步一步去落實。這也是他2017年為自己定下的扶貧工作主要目標之一,讓我們期待他的佳音吧!

【關(guān)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