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資金如何管好用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審計的重點。目前全國尚有7000萬貧困人口,在未來的五年時間里,平均每年需脫貧 1000多萬人,平均每月需脫貧100多萬人,脫貧攻堅任務異常艱巨。然而,很多地方仍然存在虛報冒領、擠占挪用扶貧資金等行為,將老百姓的“救命錢”變成分食的“唐僧肉”,致使扶貧資金不能有效發(fā)揮作用。審計作為公共資金的“守護神”,政策措施落實的“助推器”,因此,護航扶貧政策落實,監(jiān)督檢查扶貧脫貧資金管理使用情況責無旁貸。 審計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大對扶貧、社會保障、救災等民生資金的審計力度,確?;菝裾呗涞厣?。審計機關要清醒的認識到身上肩負的新使命、新責任,積極作為、主動作為,把扶貧資金和扶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切實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從而達到以精準審計之力,助推精準脫貧之目標。 一要在項目安排上實現精準。扶貧項目是否能真正落到實處,既關乎百姓的生存發(fā)展,也關乎政府部門的形象地位。只有將暖民心的扶貧項目不折不扣地落地,才能確保扶貧項目真正成為“民心工程”。審計人員要實地核查貧困地區(qū)是否按照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的原則,精準地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增收脫貧項目。要對已經確定實施的扶貧項目全過程進行精準性地跟蹤監(jiān)督,及時發(fā)現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新問題、新情況,并予以反映,確保項目能夠有計劃、按步驟地推進,實現精準實施。要有全面、整體把握的意識,密切關注項目立項單位、實施單位、負責單位、監(jiān)管單位等各方面的協調配合情況,精準發(fā)現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突出矛盾,積極協調予以解決,確保項目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和協調性。要加強審計人力資源的統(tǒng)籌安排,加快推進扶貧項目全覆蓋審計,尤其要重點關注扶貧項目的效益性,促進加快實現“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目標。 二要在資金使用上實現精準。扶貧資金是貧困群眾的“保命錢”,扶貧資金的使用是否精準、規(guī)范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了脫貧目標能否順利實現。“扶貧資金流向哪里,審計監(jiān)督就要跟蹤到哪里。”因此,對于扶貧資金的分配、撥付、管理以及使用情況都要審深審透,及時揭露擠占挪用、損失浪費、管理不善等問題,確保扶貧資金能夠發(fā)揮應有的效能和作用。審計人員要適時深入貧困地區(qū)農戶家中和田間地頭,仔細詢問扶貧資金到位情況,從而精準把握扶貧政策措施的落實情況。要對貧困縣監(jiān)管職責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問效,適當鼓勵地方探索實踐資金統(tǒng)籌整合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防止“救命”資金沉淀閑置的情況發(fā)生,以達到資金精準使用的目的。 三要在問題定性上實現精準。劉家義審計長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表示,審計工作要做好三個“區(qū)分”,即區(qū)分主觀故意違紀違規(guī),還是過失犯錯;區(qū)分政策法規(guī)不完善,還是故意違規(guī);區(qū)分是改革探索引發(fā)的失誤,還是以權謀私。因此,對扶貧資金審計中發(fā)現的問題定性也要精準,不能有半點差錯。比如要區(qū)分有的地方用“打醬油的錢”用來“打醋”與擠占挪用資金之間的關系;要區(qū)分項目剛立項,資金尚未及時使用與資金大量沉淀閑置的關系;要區(qū)分項目推進慢、資金使用效益不高,是由體制機制原因還是由人為主觀造成與不作為、慢作為之間的關系等等。只有做到對問題定性精準,才能做到依法處理有保障。 四要在意見建議上實現精準。扶貧資金審計的最終目的是發(fā)現資金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督促地方加大整改力度,從而發(fā)揮資金的使用效益,助推精準脫貧。因此,審計意見和建議一定要精準,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一是意見建議要符合地方的實際情況。二是要適當聽取被審計單位的合理觀點,摒棄“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青紅皂白”的現象。三是要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是客觀原因還是主觀原因造成的,是體制機制原因還是人為原因造成的,從而提出恰當的整改意見建議。 當前,扶貧工作進入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劉家義審計長的工作報告全面、準確地反映了未來一段時期內,審計機關將持續(xù)開展政策措施落實尤其是扶貧資金、扶貧項目等涉及民生領域的跟蹤審計工作,做到精準安排、精準定性、精準建議,從而助推精準脫貧,為國家十三五的目標實現保駕護航。(吳永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