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田文生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7-06-27 05版)
“晚年的生活拐了彎,朝向幸福”,在重慶市云陽縣鳳鳴鎮(zhèn)新建成的敬老院里,40多名五保老人坐在院子里聊著天曬太陽,享受著安詳的晚年時光。這里青山綠水、云霧繚繞,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令人心曠神怡。
時間回到5年前,這些老人還分散在4家老舊破損的敬老院里。當初,為了改善老人的居住環(huán)境,中央預算內投資400萬元在當地新建敬老院,同時要求地方籌集配套資金250萬元,目標是一年內建成該項目。
可沒料到,在中央財政資金及時到賬的情況下,這個工程卻莫名其妙地“爽約”3年多——事實上,如果沒有審計機關對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跟蹤“體檢”,老人們的安居夢,或許仍將遙遙無期。
鳳鳴鎮(zhèn)由4個鄉(xiāng)鎮(zhèn)于2006年合并而成,有五保老人458人。此前,有124名五保老人分別居住在4家敬老院里,其中兩家敬老院的房子是危房,一家需要盡快搬遷,一家是臨時借住。
多年來,老人們一直盼望著能有更安全、整潔、方便的住所。當地政府也很快注意到了他們的呼聲:2010年9月,鳳鳴鎮(zhèn)政府向云陽縣民政局申請新建敬老院,當年10月,鎮(zhèn)里開始利用縣里的補助資金開展征地等工作。
2012年,財政部、國家發(fā)改委下達該敬老院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400萬元,要求地方籌集配套資金250萬元進行項目建設,并明確該項目應于2013年完工。其主體工程建設隨即啟動,合同工期300天。
最初,一切都進展順利。但此后,這個項目遲遲未完工投入使用。而這一情況除了當地政府和民眾,上級主管部門并不知曉。
這些年來,國家投資建設了很多旨在提升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的惠民工程,這些工程的所在地很多是偏遠的基層鄉(xiāng)鎮(zhèn)、村莊,因此也需要審計人員深入項目實地了解情況。
從2014年8月起,審計署組織開展對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的跟蹤審計。號令一出,審計署重慶特派辦的審計人員開始在巴山渝水之間奔波輾轉。
2016年5月,審計人員在跟蹤審計社會養(yǎng)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時,鳳鳴鎮(zhèn)敬老院建設項目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我們在核查項目資料和相關票據時發(fā)現(xiàn),該工程的領款人并非中標的建筑公司。出于職業(yè)敏感,我們關注到這一異常,懷疑里面存在違規(guī)轉包的問題。”審計署重慶特派辦分黨組書記、特派員呂勁松介紹說。
于是,審計人員楊勤、朱立(審計人員為化名——記者注)立即趕赴云陽,深入調查了解。楊勤告訴記者,當時確定的審計目標是,通過審計,不僅要“見賬”,要核查資金的使用情況,還要“見物”,要見到投入使用的敬老院,更要“見效”,讓國家的好政策能夠真正為老百姓帶來更多的獲得感。
兩名審計人員前往鳳鳴鎮(zhèn)政府,在那里,等待他們的是一堆一尺多高、尚未歸檔、凌亂無序的項目資料。“我們花了一個半天的時間,反反復復地認真查看和研究。”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發(fā)現(xiàn):鎮(zhèn)政府曾印發(fā)了兩份內容蹊蹺的文件:一份是2015年6月,催促施工單位盡快組織施工;另外一份是2015年9月,請示云陽縣民政局,稱還存在約327萬元的資金缺口用于完善附屬工程及配套設施設備。
按有關要求,這個敬老院項目本應于2013年年初就完工,為何直到兩三年后還有這樣兩份催工、要錢的文件?面對審計人員的一再追問,鎮(zhèn)里的干部支支吾吾,一會兒推脫說自己剛來、毫不知情,一會兒聲稱民政專職干部和分管領導不在,得等他們來了才能問清楚。
小楊和小朱預感到,這個項目可能并不止轉包,還可能爛尾了,國家投入的錢或許并未及時見到成效??滩蝗菥?,兩人當即決定前往現(xiàn)場實地查看。
小楊回憶,去查看敬老院的那天,鳳鳴鎮(zhèn)暴雨傾盆,他們前往敬老院的途中,還看到兩輛小汽車被山上的墜石砸中。在暴雨中下車后,“盡管此前已經有了一些心理準備,但當我們到達現(xiàn)場時,還是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小楊說,“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空無一人的房子,遍地都是建筑垃圾。因為長久空置,外墻、柱頭都已破敗,房間內部光禿禿的,沒有裝修,也沒有任何設備設施,這種情況根本沒辦法住人。”
顯然,敬老院項目逾期3年多仍未完工。
“新的敬老院沒法住,那么,老人們現(xiàn)在住在哪兒?”盡管褲腳濕透,小楊和小朱仍然堅持前往原計劃要被撤掉的幾個敬老院查看。情況很不樂觀,“陰暗、擁擠,空氣不流通。我們一到,老人們就圍著我們七嘴八舌地表示,希望能快點修建好新的敬老院,那種期盼的眼神,令人心酸”。
“眼見為實”,經過內查外調,審計人員很快就取得了突破,該項目由于地方配套資金不到位和實際投入超過預算,存在資金缺口,施工方在2014年墊資建設了活動場地,2015年建設了部分消防工程后,便再也不愿墊資建設其他工程。同時,審計人員還發(fā)現(xiàn)項目建設管理不規(guī)范,系個人借用建筑公司資質中標建設;消防設計沒有通過審核,沒有取得施工許可證的情況下即開工建設;鎮(zhèn)政府在沒有監(jiān)理審核確定工程量、投資額的情況下,僅憑施工方開具的發(fā)票、經鎮(zhèn)領導簽字同意就支付工程款,導致在未完成合同約定建設內容的情況下,在2014年1月前就支付了97%的合同工程款。
截至2016年5月審計時,敬老院主體工程中的燈具、衛(wèi)生間設備、消防煙感器、樓梯扶手等還沒有安裝,所有的宿舍、廚房設備設施都沒有采購。這個本應于2013年完工的敬老院項目,一直拖到了2016年,淪為了“半拉子”工程。
敬老院項目建設長期停滯,中央投入的財政資金未及時發(fā)揮效益,老百姓也沒有享受到應得的好處,中央的惠民政策在落實的“最后一公里”上出了岔子,“這讓我們很著急,也很憤慨,我們下了決心,一定要把項目‘拖期’的根源找到,把這項惠及群眾的好事辦好!”呂勁松說。
2016年8月3日,審計署公布了第二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結果,該敬老院項目在公告中被“點名”,并被要求盡快整改。
問題被指出后,云陽縣委、縣政府作了整改部署,安排資金保障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后續(xù)建設工作:2016年8月敬老院完成了結構安全檢測鑒定;2016年10月完成了防雷驗收、環(huán)保驗收和消防驗收;同時購置床鋪、被子等生活用品100余套,落實工作人員3名。
2016年10月以后,敬老院開始安排老人入住。在審計機關的積極呼吁下,在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動下,當地五保老人掛念已久的項目終于落地。
此問題得到妥善解決,離不開審計人員的勤勉辛勞,更是緣于審計工作自覺融入經濟社會發(fā)展大局,審計機關對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力度的持續(xù)增強。
“為了當好‘督查員’,我們的審計人員也是蠻拼的,使出了‘洪荒之力’。” 呂勁松說,“對于廣大審計人員而言,當好政策落實的‘督查員’,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