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專欄  >  關于2014年度中央預算執(zhí)行和其他財政收入的審計工作報告  >  審計人員談報告 > 正文
 
山東省蓬萊市審計局韓玉平:審計報告不僅要公眾知情還要看懂
 
【時間:2015年06月30日】 【來源:山東省蓬萊市審計局】字號: 【大】 【中】 【小】

審計過程專業(yè)且艱難,審計工作繁重且龐雜,審計人員眾多且辛苦,但蜀道再難,審計也要迎難而攀,因為它的身后是十幾億公民的權利、期望和等待,因為政府必須以國家的名義對公眾的公帑、捐助和納稅流向做出說明、給予交代。

近年來,審計機關堅持原則、敢于碰硬、不留情面、一查到底,依法揭露和查處政府部門、國有企業(yè)違法違規(guī)問題,讓違法違規(guī)行為得到糾正和問責,很大程度上強化了政府部門和人員的遵紀守法觀念,特別是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的確立和實踐,大大提升了黨政領導守法守規(guī)守紀盡責的意識,而審計工作報告制度、審計結果公告制度等則讓審計監(jiān)督與媒體監(jiān)督、公眾監(jiān)督形成共振,匯成倒逼改革的強大聲音,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政府決策更加民主公開、施政更加依法規(guī)范、問責更加嚴格有效。

然而,眾望所盼的審計結果,公開時往往以百字告知世人,而且專業(yè)術語繁多,公眾很難看懂。如何看不懂?一來審計報告里面專業(yè)用語星羅棋布,不是一般民眾耳熟能詳的通俗話語,觀者看來只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二來審計報告所述問題過于簡單,好似無細節(jié)的潑墨畫、縹緲的朦朧詩,無法洞察問題背后蘊藏的邏輯脈絡和暗箱貓膩;三來往往只說單位不說官員、只見問題不見責任人、常見整改少見懲治。這些同樣可稱為語焉不詳。所以,年年歲歲花相似的審計風暴,叫好喝彩者有之,情緒激憤者有之,引來粉絲無數,但如果公眾皆因暈頭轉向看不懂,那就談不上去行使公民的監(jiān)督權。

一種知情要成為有價值的知情,必須要有對知道的情況進行影響的配置權利,也即:不僅要知道事實,還必須能影響到現(xiàn)實。從某種意義上講,審計報告對于公眾不是簡單的“圍觀”,而是宏觀意義上的集體維權,在當前財政收入增速明顯放緩的情況下,這種關切和期待似乎更加強烈,當然公眾不僅希望審計報告能夠給出一個明白賬,更期待審計部門當好財政資金的守護者,能夠對“舌尖上的浪費”猛喝一聲,對“車輪上的腐敗”重拳出擊,通過審計報告念醒各級官員的儉樸意識,自覺擯棄財大氣粗、奢侈浪費、大手大腳不正之風,努力建設一個高效能、低成本的服務型、儉樸型政府。

審計報告揭的是真相、念的是數據、認的是黨紀國法,一個個案例、一串串數據,將濫用權力、以權謀私的行為拖到“陽光下”,對某些違法亂紀者或蠢蠢欲動者而言,如同“緊箍咒”響起,寢食難安、頭痛腦脹,一些人會猛然覺醒,不夠清醒也會心有余悸,今后必然三思而后行,這樣就能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預防和懲治腐敗機制。審計報告不能摘人烏紗帽,但這個“緊箍咒”念好了,就會讓頭頂烏紗的各級官員常思為政之道,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相比于以前的不知情,如今的審計報告公開是一種巨大的進步,但要想讓公眾對知情產生權利滿足感,必須賦予他們主動的知情權,必須讓他們“既能知道,又可影響”。

公眾的監(jiān)督權,不僅可以從憲法中引申出來,更帶有政治、法律上的合法性和必然性;公眾的監(jiān)督權,不僅表現(xiàn)為舉報、曝光類的直接監(jiān)督,如網絡反腐,還表現(xiàn)為政務信息公開后的間接監(jiān)督,如詳細財政預算公開后的公共追問。審計報告作為重要的政務信息,公開是法律所要求的,但作為國家錢袋子的法定看門人,更需要無數民眾的支持,需要更多體制外、民間的看門人一起形成內外合力,共同看好每一分公帑的去向。

相客觀上講,公開審計結果必然給政府帶來壓力和挑戰(zhàn),這可能是審計機關最初所沒有意料到的,但恰恰是這種壓力,加快了法治化政府建設的步伐。所以,當審計風暴已經刮到了極限,已經逐漸在公眾和社會輿論中或審美疲勞或見怪不怪時,改進審計報告本身就是進步的潛力所在。如果審計報告公布的問題再詳細些,責任人再指向明確些,懲處再嚴厲些,話語再通俗易懂些……當審計監(jiān)督之后又緊接著一波波公眾監(jiān)督,那些偷食國庫的碩鼠們,就成了過街老鼠,哪里有他們的藏身之處??!

回顧這幾年的審計報告,公眾不難發(fā)現(xiàn),審計報告有了新變化、新氣象,在個案中找共性、在問題中查原因,從機制、體制和制度層面提出改進建議,審計已經開始著手徹底打破屢審屢犯的怪圈,用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的話說,審計不僅要滅火,更要切斷火源。從“點名”到“點穴”,從“點題”到“破題”,審計機關自覺探索完善政府內控和治理機制的治本之策,努力擔當起推進法治化政府建設的重任,審計報告的定位也隨之更加宏大和科學。而同樣欣喜的是,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中與審計能夠良性互動的公眾,似乎能夠體會出審計報告的真實用意,以更加理性的思維、更加深邃的眼光去解讀審計報告,他們期待審計報告能夠讀出一個法治政府。有了審計機關的科學定位、公眾的理性回應和中央政府的決心,那一天不會等待太久。(山東省蓬萊市審計局韓玉平)

【關閉】    【打印】